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要6套房加1个亿,硬抗十四年的上海钉子户,最终如愿以偿了吗?
“想让我同意拆迁,就拿来1个亿 , 少一个子都别想动我家里的一块砖 。”名叫张新国的男人信心满满,就这样与开发商和政府喊起了话来 。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年有多嚣张,14年后就有多卑微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贪得无厌 。张新国以为自己拿捏住了政府与开发商的软肋 , 殊不知 , 自己的卑鄙行径竟成为了一场噩梦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张新国

这是一场僵持了14年的“拆迁攻防战”,而张新国的最终下场,也给无数与他揣着同样心思的人 , 敲响了警钟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张新国曾经为何如此嚣张?14年后又为何求着政府给自己的房子拆迁?故事有点长,还请大家耐心观看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成功人士”的小洋楼
说起如今的上海,除去它的繁华与经济,被人提起最多的 , 便是那令人望洋兴叹的高额房价 。然而,在十多年前,上海的房价并不似现在这般,还是相对亲民的 。
时间来到90年代,此时的上海市松江区,还是一户户的小平房 。虽说都是平房,面积也都不算大,但是居民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安逸 。张新国便是这里的一处居民,比起邻居们,张新国还算是个“成功人士” 。
张新国原本是上海市政建设公司的一名员工,因为其头脑灵光,自己偷偷做起了一些小买卖 , 所以经济状况比许多邻居都要好上一些 。后来,小买卖做得风生水起的张新国,攒了一笔积蓄 , 他决定要翻建自己的房子 。
彼时的上海乃至全国,都处于发展状态,在房屋建造和改建的制度上,大多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而张新国便利用着这些漏洞 , 开始盖起了他的小洋楼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拆迁地区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说起来,若是自己经济状况不错的情况下 , 谁不想自己和家人住得更舒适一些呢?于是,张新国便在计划好了之后,大刀阔斧地改造起了自己的房子 。
张新国想着,反正自己有钱,何不把房子建得更风光一些呢?张新国这样想着便也这样做了,一时间 , 张新国的家周围开始有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不热闹 。
邻居们都很羡慕他,毕竟,尽管能够吃饱穿暖 , 有能力翻修房子的人却不多 。而张新国很享受周遭邻居们羡慕的目光,这让他觉得自己与这些老街坊,在本质上便是不同的 。
张新国买下这里的时候,只花费了20多万元,若是放到如今,怕是在上海连一间洗手间都买不到 。不过 , 当时的20万元称得上是一笔巨款,毕竟,大多数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 。
这样的二层小楼在一众小平房里,其实已经十分显眼了,但是张新国却并不满足 。于是 , 张新国又拿出了15万元,在原本二层小楼的基础上,又盖起了一层楼 。
盖完了三层小洋楼 , 张新国又在房子的装修上下起了功夫来 。本身自己的工作就是建筑相关的 , 再加上张新国本人也十分追赶潮流,于是便计划着将自己的小洋楼,装修成仿欧式的感觉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三层小洋楼

这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张新国前前后后花了10万块钱,才把小洋楼装成了自己满意的样子 。由此可见,张新国的心里是十分在意自己的小洋楼的 。
但是,张新国的面上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在周围邻居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张新国总是状似谦虚的说着没什么 , 然后再有意无意的提起,自己为这幢小洋楼花了50万块钱 。
这数字听起来似乎的确不算多,但是要知道,那是1996年,浦东市区的一套百平米的商品房,买下来也只需要30万元左右 。而为了改造一幢平房前前后后花了50万 , 这是许多人都望尘莫及的 。
张新国这种低调的炫耀十分奏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人人都会称张新国的家庭是“富裕家庭” 。毕竟,三层高的小洋楼着实有些鹤立鸡群,谁看了都会觉得眼馋 。
不过,这幢小洋楼里,可不是只住着张新国和他的爱人 。岳父岳母、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十几口人都住在这里,若是房间不多一些,这么多人还真是难以住得下呢!
并且,张新国还十分有经济头脑,一楼被他当作商品房,租赁给了一位云南的杂货商 。这样一来,家里的收入便又多了一份,算起来,张新国的“房屋改建工程”非但没有掏空他的积蓄,反倒为他解决了不少的实际问题 。
但是 , 周围的邻居并不关注这些,他们只知道,自己家是绝对没有实力,去将平房改成三层高的小洋楼的 。邻居越是恭维、羡慕,张新国便越是觉得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
只有张新国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哪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风光?。∷孀哦优叶忌撕⒆樱?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开始变得拥挤了起来 。小孩子之间时常爆发些小摩擦,这幢小洋楼里也如同寻常人家一般,也是一地的鸡毛 。
儿子和女儿也是不省心的,今天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明天他说话又含沙射影了 。虽说没有什么大问题 , 却总是小吵不断,闹得一天安生日子也没有 。
张新国受够了小辈们之间的隔三差五的争吵 ,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多的地方争吵就多,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分家 。但是,这家哪里是那么好分的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小洋楼

若是想要分家,就要有四套房子,可是,别说此时的张新国已经退休,没了高额的收入,这幢小洋房也卖不出四套房子的价钱 。就是没有退休,他的积蓄也不胜从前 , 是负担不起四个房子的费用的 。
张新国心里烦躁,却也只能忍受着这样的生活 。外人眼里,他依旧是个“成功人士”,在家里,他却是个想有一天安生日子都难的退休老人 。
直到2003年,张新国才看到了希望 。
好事变成烦心事
这一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市政建设的规划 , 上面显示着整个沪亭北路都被纳入了拆迁范围 。张新国大喜过望,想吃冰就下雹子,这四套住房的问题,岂不是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了?
此时的张新国在心里默默给自己鼓起了掌,还是自己有远见?。∽约杭业男⊙舐? ,想要换上几套房子还不轻松?可是,很快张新国就高兴不起来了 。
原来,张新国利用自己当初的职务便利 , 向许多之前的同事们打听出了“一手资料” 。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张新国很快地分析起了利弊来 。“利”有多明显,这“弊”便有多明显 。
首先来说说这“利”:张新国家占据了一个相当关键的位置,在政府规划中 , 他家的位置会被修成一条四车道的马路 , 而他家刚巧,就在主干道之上 。
这样的地理位置 , 张新国自信当地政府是无法绕过去的,所以,他可以借着地理优势 , 对着政府和开发商“敲竹杠” 。有人说,那张新国还有什么可犯愁的呢?这就要说到“弊”了 。
这“弊”对于张新国来说,可是刀刀见血 , 条条致命 。首先第一点便是关于拆迁补偿与住房面积的问题,当时的拆迁方案中,能够进行拆迁补偿的只有房屋宅基地证书上的面积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宅基地使用证

而张新国家的第三层楼 , 是不在面积范围之内的 。也就是说,若是张新国认可了这一方案,那么,当年为了盖这第三层花费的20万元 , 就等于是打了水漂,一文不值 。
一心想要趁着这一东风,占上些许便宜的张新国,无论如何也是不认可这一规定的 。他没有想过这几年中,这房子不止自己和家人居住,还租出去了一层收取租金,他只是想着自己当年的20万不能白花了 。
而比起第二点规定,这一点还算是比较好接受的了 。规定中指出,只有独生子女家庭才会受到额外补助 , 张新国家是一双儿女 , 这份红利,张新国无论如何是吃不到的 。
若是大家都没有,张新国的心里还能平衡一些,偏偏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有 , 张新国便无端地开始怨恨了起来 。但是,面对既成的事实,张新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眼看着周围的邻居一户两户的,都签了字拿了钱搬离了这里,张新国却是打定了主意不达目的绝不签字 。在他看来,自己若是此时签了字,可就是亏大了 。
毕竟 , 那些没有自己家房子大,又比自己家人口少的邻居,都能得到6套动迁房的补偿 。尽管面积大小会略有不同,但是6套房却还是让张新国实打实地眼红了起来 。
自己家的三层小洋楼投入了那么多钱,面积又比其他人家都大 , 却也只能得到6套房左右的补偿 , 这笔“生意”是张新国左算右算的,都觉得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
不行!必须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才行!张新国憋着一口气,开始化身“拆迁赔偿专家” , 反复地研究着当时的拆迁政策,但是政策制定得相当合理且严谨,一时之间竟让张新国找不到“空子”可钻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小洋楼

但是,张新国怎么会轻易妥协放弃呢,别说,他还真就想出了“办法”来 。首先,他跑去拆迁办“揭发”自己的邻居,质问办公人员,为什么这家儿子失踪多年 , 只是没注销户口,就能得到更多的补助?
还说,自己的女婿连个城市住房都没有,若是拆迁办能给这家人更多的补助,那也应该给自己家也有同样的待遇 。尽管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这一家领的是“独生子女补助”,张新国还是不依不饶 。
不过,在铁打的规矩面前,张新国的百般纠缠 , 终究也就是痛快了一下嘴罢了 。一次铩羽而归并没有让张新国泄气,他开始找更多的方法为自己谋取利益 。
独生子女的问题无法解决,那就看一看宅基地上能不能“钻空子”吧!张新国在家里翻箱倒柜 , 还真就找出了些东西来 。这是两份宅基地证书,张新国想着,这下该给我更多的补偿了吧!
可是,这一次他又失算了 。其中一份宅基地证书将张新国折腾的不轻,那是岳父亲兄弟转让给岳父的,但是,这份1951年办理的宅基地证书上 , 却并没有当地土地局的公章 。
没有公章的宅基地证书就是一张废纸 。开发商不认可,也坚决不给张新国额外的补偿 。于是,张新国开始为了宅基地证书合法化跑前跑后 , 一通折腾后,这公章还是没有盖上 。
不过,张新国得到了一份原青浦县出具的证明,上面承认这个宅基地证书,就是所拆迁房子的宅基地证书 。但是,开发商方面并不认可这一纸证明,张新国到底还是没能如愿 。
这一下子 , 张新国彻底急了 , 怎么开发商就非得同自己过不去呢?是的,张新国认为自己并没有错 , 错的都是开发商和政府政策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尽管不如张新国的意,但是当时的拆迁补偿还是相对合理的 。首先 , 张新国可以分到三处共计280平米的房子,其次,因为张新国儿子只有一个孩子,可以额外再分到一处120平米的住房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道路上的小洋楼

当时的上海,房价已经不似当年了,而他们只需要以每平米4500元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这些房子 。并且,这些钱不需要他们支付现金,可以直接从拆迁补偿款中抵扣 。
但是,张新国却十分不满意,因为,一旦支付了购房的费用,自己的手里就只剩下7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了 。说张新国是贪心不足一点也不夸张,50万不到的成本换到四套房和70万,怎么算也不像是张新国吃亏的样子 。
张新国接受不了这“少得可怜”的补偿,铁了心的要与政府和开发商一较高下 ,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弄巧成拙一场空
为了能够达到目的,张新国开始自学起相关法律法规 , 还时常出现在各区的法庭,去旁听关于拆迁的案件,为自己以后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政府和开发商的“刁难”做准备 。
张新国想着,这安置房的地理位置究竟最终定在哪里,还是一个未知数 , 若是安置在了一个极其偏僻的地方,自己岂不是吃了大亏?于是,张新国打定了主意,坚决不上政府和开发商的当 。
张新国自诩英明,他的家人也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这话说起来或许有些太过于现实 , 但是张新国子女之所以同意张新国的想法,无外乎就是想自己的父亲在前面“冲锋陷阵”,自己好能多分些钱在手里 。
毕竟,张新国的家里可不是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 他的子女时常会因为钱财的问题吵到不可开交 。似乎,当金钱站起来说话的时候,一切亲情都要靠边站 。
有了家人的支持,张新国的底气更足了,他想着,自己可不是那些同意拆迁的傻子,自己一定会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拆迁补偿款 。于是,张新国家里成了全区唯一一家,不同意拆迁的住户 。
尽管各方面张新国一家都不占理,张新国还是表现的底气十足 。而这一底气的来源,便是自己家的地理位置太过优越,张新国坚信政府无法饶过自己家,改到别处去修路 。
张新国自觉拿捏住了政府和开发商的“命脉”,嚣张的表示没有1个亿 , 自己是坚决不会同意拆迁的 。张新国甚至已经开始计划起,这1个亿到手了应该怎么花了 。
那段时间张新国家中可谓是热闹非凡,无论是街道委员会还是开发商,三不五时的便会登门拜访,然后态度极好的给张新国分析利弊,劝张新国不要以为固执己见 。
这一切在张新国看来,都是自己胜利的开端,他想着 , 政府和开发商的这样态度,就表示自己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过分,只要自己坚持住不松口,他们一定拿自己没有办法 。
张新国的态度越发嚣张,颇有一副若是我不好过,大家就谁都别好过的架势 。张新国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政府和开发商却没有那么多时间与他玩什么讨价还价的游戏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网络图片 拆违现场

项目已经开启,每延误一天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 但是,若是满足了张新国的漫天要价,那么之前同意了拆迁的居民又会怎么想?更何况,张新国索要的金额,实在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太多 。
若是其他人看着张新国的“钉子户”行为,最终的结果是如愿以偿,那么,是否会引起全国各地其他居心叵测的人去学习?如果“钉子户”越来越多,那么之后的拆迁改造工程又会是怎样一番艰难的光景?
于情于理,都绝对不能满足张新国的痴心妄想!于是,令张新国始料未及的一幕出现了 , 开发商竟然真的改变了修路规划,生生的把张新国家绕了过去!
简而言之就是,总体的修路计划不变,只是到了张新国家这里,会将原本的四车道改为两车道,将张新国家“夹”在了马路中间 。这样一来,张新国家是否同意拆迁,便不再重要了 。
这一年是2011年,项目正式开工,张新国的美梦也彻底落空 。张新国家再一次成为了当地的“风景”,只是,不再是因为三层小洋楼的气派 , 而是因为他“钉子户”的故事,还有矗立在马路当中的碍眼 。
没有人再去租他家的一楼做生意,一家人本就算不得富裕的生活,又少了一份经济来源 。而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痛的,对于张新国一家人来说 , 住在这里便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
施工进度不会因为张新国这家“钉子户”而放缓 , 每天清晨准时开工,各种机械的声音扰得人不得安宁,睡不上一个懒觉 。不开窗户,屋里便是闷热难耐,开了窗户,便是扑面而来的灰尘 。
老人受不了,孩子更受不了,当初一家人有多赞成张新国的主意,如今便有多后悔莫及 。埋怨的声音一天比一天多,本就称不上和睦的家里,如今更是吵闹声不断 。
若是想要出门,便要顶着漫天的灰尘 , 踩着泥泞的土地,别管是什么穿着,都会登时变得灰头土脸 。而夜晚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四周便会变得极为安静 , 除了月光,周围便只有张新国一家的灯光 。
好不容易熬到路修成了 , 更令人头痛的问题紧接着就来了 。因为自己家挡在马路中间,所以行驶在这段路上的车辆 , 没有一次是不堵车的 。此起彼伏的鸣笛声和司机毫不收敛的咒骂声,都让张新国一家无所适从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张新国 视频截图

若是碰到了有车辆在这一路段发生交通事故 , 司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解决事故问题 , 而是使劲的砸开张新国的家门,劈头盖脸的质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然后便是一顿咒骂 。
而更为惊险的一次,则是一辆货车由于雨天路滑,直接冲进了张新国家的院子里 。可以说,住在这里的每一天 , 对于张新国一家人来说,都是身心的双重煎熬 。
隔三差五的被敲门咒骂,毫无征兆的停水停电,张新国的妻子痛苦的抱怨着,说自己家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想到从前的邻居早已住上了新房子,自己还在这里受苦,一家人都是悔不当初 。
张新国的儿女没有了当初的坚定,带着孩子搬到了别处,眼看着一切算计都打了水漂,他们不想同父母、祖父母一同吃苦 。而张新国也不是不想搬走,而是有关部门早已不似从前那般,三不五时地登门拜访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张新国

2016年 , 时任九亭街道拆迁办主任陆辉 , 向张新国一家抛出了橄榄枝,而张新国也再没有了从前的坚定 。直到2017年9月15日,张新国一家才终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搬离了这里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张新国搬家

然而,他们所得到的拆迁补偿 , 还是当年的4套动迁房和70万补偿款 。距离最初成为“钉子户”已经过去了14年,而张新国的固执坚持 , 最终还是一场空 。
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想要6套房加1亿,硬抗14年,最后一分钱没多赚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