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李存勖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文章插图
李存勖
李存勖(885—926),沙陀族人,李克用长子,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
天祐五年(梁开平二年,908)正月 , 李克用病死,24岁的他袭位为晋王 。二月即杀其觊觎王位的叔父李克宁以稳定内部;四月又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前线调回周德威以麻痹梁军 。他对诸将说:“汴人闻我有丧 , 必谓不能兴师;又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 。若简练兵甲 , 倍道兼行 , 出其不意 , 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 , 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随即亲率大军分三路进攻 , 李嗣源等率先破除梁军所建“夹城”,从东北面进入潞州城与守将李嗣昭会师,杀梁兵万余,俘梁副招讨使符道昭等将领300人,取得了潞州解围战的全胜 。朱温闻讯慨叹不止 。接著,李存勖又乘王建、李茂贞合攻朱梁大安(今陕西勉县西南)之机,派周德威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在神山(今浮山南)大败梁军 。
天祐六年,镇守同州(今陕西大荔)的后梁大将刘知俊叛附李茂贞,要求增援,李存勖亲率大军到阴地关(今山西灵石南关),再次派周德威攻打晋州,在蒙坑(今曲沃北)击败梁军 。次年,朱温派王景仁攻打唐昭宗所封赵王王镕的镇(今河北正定)、定(今属河北)二州,王镕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力排众议率兵往救,在赵州(今赵县)境内的柏乡(今属河北)一带与梁军对垒 。天祐八年正月,装备精良的梁军被打得大败,斩首2万 , 缴获马匹3000,辎重无数 。经此柏乡之战,梁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深(今深县)、冀(今冀县)二州撤退 。晋军则接连南攻邢(今邢台)、魏(今大名北)、博(今山东聊城东)、卫(今河南汲县)等州,一直打到黄河北岸 。次年,梁军再次北攻,屠枣强(今河北枣强东),围蓨县(今景县),结果又被晋军打得大败,朱温狼狈南撤 。
正当李存勖南攻之时,幽州(今北京)一带的刘守光打算乘机谋取镇、定二州 。李存勖担心重蹈当年吴王夫差争黄池之会和楚项羽贪伐齐之利的覆辙,回师对付刘守光 。他先用骄兵之计 , 促使庸愚无赖的刘守光忘乎所以,然后派周德威统兵3万联合镇、定二州之兵,围攻幽州 。经两年作战 , 终于俘杀了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 。这样 , 幽冀一带也都处在李存勖的控制之下 。
天祐十二年(梁贞明元年,915),梁末帝乘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死之机 , 将其所辖六州分为两镇,以图削弱藩镇势力 , 结果引起魏博兵变 。变兵请降附晋 , 李存勖乘势占领魏州,杀变兵首领张彦,亲自兼领魏博节度使 。接著又攻取德州(今山东陵县)、澶州(今河南清丰西) 。次年在大败梁援军之后又攻取了卫州、磁州(今河北磁县)、洺州(今永年东南)、邢州 。而相州(今河南安阳)、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和贝州(今清河西)均不战而取 。这样,黄河以北除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一地外,尽为晋军所占 。
天祐十四年李存勖攻占博州在黄河南岸的杨刘城(今山东东阿东北) , 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并一度攻入郓州(今东平西北) , 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南)一战,周德威战死,后反败为胜 。次年,又在澶州之南夹黄河筑德胜南北两城,并架浮桥相通,成为晋军南进的又一桥头堡 。梁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晋军势力大为发展 。李存勖身为晋王,作战常身先士卒,喜欢自引轻骑迫敌营挑战,因此常陷险境 。有人劝他 , 他说:“定天下者非百战何由得之,安可深居帷房以自肥乎?”
天祐二十年(梁龙德三年 , 923)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以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国号不用晋而用唐,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以增强反梁的号召力 , 史称后唐,李存勖庙号庄宗 。
李存勖即位后,得知后梁郓州防守空虚,就派李嗣源乘虚而入 , 占领郓州 。这使后梁朝廷大恐 , 急派大将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率精锐沿河东下 。后唐军在德胜失守后坚守杨刘,李存勖亲率援军赶到,几度激战,终于保住了杨刘并迫使梁军撤退 。接著又趁梁军(时王彦章已被段凝取代)渡河北上和各路梁军分兵作战导致汴梁地区防守空虚之机,决定不顾归路被断、后方不稳等不利因素而直捣后梁首都开封,以李嗣源为先锋 , 接连获胜 , 擒王彦章等梁将多人,轻骑兼程顺利攻入汴梁 。梁末帝自杀,李存勖就此完成了灭梁大业 。废开封府为汴州,后定都东都洛阳(今属河南) 。同光三年灭前蜀,达到后唐全盛时期 。
李存勖骁勇善战,胆略过人,战绩非凡,堪称杰出的军事家 。但是他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称帝三年而终至众叛亲离、身死族灭 。
李存勖弊政之一是重用伶人和宦官 。他幼善音律,常自傅粉墨与伶人共戏 , 因而伶人们恃宠怙势,出入宫掖,侮弄朝臣 。其中为害最烈的是伶官景进,“军机国政,皆与参决 。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 。将相大臣都因忌惮而去讨好他 。
【李存勖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李存勖除了以伶人为耳目外 , 还用宦官为心腹 。同光元年(923)十二月定都洛阳后,恢复唐朝旧制,“诏天下访求唐时宦者悉送京师,得数百人,宦者遂复用事” 。于是宫内各执事和诸道监军都用宦官 。他采纳宦官的建议,“分天下财赋为内外府,州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经费;方镇贡献者入内府,充游宴及给赐左右 。于是外府常虚竭无余而内府山积” 。唐代后期宦官跋扈之势俨然重现,引起朝臣的不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