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这些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这些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文章插图
【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这些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怎样算出来的?】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这些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我们小编整理了最新资讯 。
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可能很多人接触到这些数字会非常疑惑 , 这些月数是怎么计算来的?有的人甚至想,是不是养老金只领这些月数就领完了?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全称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从40岁到70岁都有法定的数值 。比如说40岁是233个月 , 70岁是56个月 。
不要认为没有40岁退休或者70岁退休的情况 。其实,如果退休年龄比40岁更早,或者比70岁更晚,使用的也是40岁和70岁的计发月数 。
按照最早我们的退休制 , 国有企业职工只要丧失劳动能力,就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或者退职手续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可以提前退休的情况 。
比如说女性特殊工种的标准退休年龄是45周岁,而按照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工业企业中,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可以提前退休 。因此,女同志确实可以在40周岁提前退休 。当然条件比较苛刻而已 。
如果是退职,只要失去劳动能力就可以 。退职费的计算跟基本养老金是一样的 。
至于70岁退休 , 具体年龄没有限制 。
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如何计算的呢?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主要是依据2005年有关法规,当时是统一公布的 。在此之前我国的计发月数实际上是统一为120个月,计发月数过度平均了,没有体现出年龄和预期寿命的关系 。因此,在2005年调整的时候,相应的计发月数也纳入了调整范围 。
在2005年以前,法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仅仅是不低于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当时只有2%~3% 。为了进行完善,我国要求个人账户资金要按照一定的投资理财利率来计算,相应的记账利率逐渐提升为4%左右 。
当时制定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结合了4%左右的估算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00年城镇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 , 主要是假设人们活到人均预期寿命的时候恰好把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完 。
怎样计算出来呢?实际上就麻烦我们的数学人,以目标为基础倒推出一个指数计算公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觉得我们养老金计算非常麻烦的原因,这里边有很多人的心血的 。
以60岁为例,2000年我们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预期寿命为75.21岁,按照利率4%计算,倒推出相应的继发月数是138.76个月 , 四舍五入后计为139个月 。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也是这样计算的 。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达到75.21岁时,能够将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取完毕 。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社保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