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 二 )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 00多种元素组成的 。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讨论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边讲解边小结 。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简单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 。以氧原子为例,所有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 。按照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所有的原子分为1 0 9类 。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可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 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 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但是元素不变 。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
[问题3]元素可以采用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咨询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 。同学们说得对 。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 。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
[问题4]仔细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考o)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教师补充,最后作小结 。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 8个族(其中1,2 ,13 ,14,15 ,16 ,17为A族;3,4,5,6,7,8,9,10, 11,1 2为B族,1 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 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_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