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粉的危险性类别 铝粉是危险品吗( 二 )


4.1.3铝粉粉尘爆炸的危害
从铝粉粉尘爆炸过程可以看出其爆炸有如下特点:
(1)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
(2)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的多 。
(3)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因为粉尘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粉尘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
铝粉粉尘爆炸属于爆炸式燃烧,其危害性巨大,当空气中粉尘与适量的空气预混,达到一定浓度范围,点燃后爆炸就会发生 。从机理上粉尘爆炸被认为是一种瞬间的过程,爆炸的结果可能威力极大,造成巨大的破坏,如将整栋建筑物摧毁;因为爆炸时产生的空气温度高达2000~3000℃,甚至更高,通常爆炸气体产生的热量瞬间内扩散,会引起附近的可燃物质产生高温后燃烧,既而引发铝粉火灾,加重爆炸的破坏程度 。
如:1963年6月16日,某铝制品厂磨光车间突然发生猛烈爆炸,整个车间及相邻的部分包装车间共678m2厂房顿时被炸塌,造成了19人死亡,24人受伤的惨重事故 。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不当,除尘管道曲率半径明显偏小,气流不畅通,积聚了大量的粉尘,在除尘过程中,受到风力的作用,铝粉粉尘被扰动,遇到静电火花引发一次爆炸事故;另外,该厂磨光车间各处积存大量的铝粉尘,加之天气高温,气候干燥,车间各处积存的大量铝粉尘突然受震飞扬,形成空间粉尘云,从而酿成了二次爆炸 。这起事故虽然发生在20多年前,但是一起相当典型的的铝粉尘爆炸事故 。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铝粉冶炼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对铝粉粉尘爆炸引发的火灾危害性仍认识不足,教训十分惨重 。如1978年1月31日,济南向阳化工一厂铝粉车间在更换筛网试车时,因活络带上的铁螺钉与铁轮摩擦打出火花,引起地面铝粉燃烧,由于职工缺乏灭火常识,在扑救过程中人员迅速集中到狭窄的车间,致使铝粉飞扬,引起粉尘爆炸,造成死亡17人,重伤17人,轻伤33人的重大恶性事故 。
以上事故案例充分验证了铝粉粉尘的危害性,它所导致的铝粉火灾其危害程度远大于可燃液体火灾 。
4.2静电火花易引发燃爆事故
4.2.1静电火花的产生
在铝粉制备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由于铝粉气流在设备、管线中的流动,粉体间不断的接触、分离、相互摩擦造成的电荷分离,使粉体带上某种电荷,特别容易带电,由于物料与管道壁及设备之间产生的摩擦,产生很高的静电积累 。
铝粉属于可燃性粉尘,在气力输送和收集过程中,因粉尘颗粒超细,点火能量极低(Emin=15mJ),摩擦起电容易,一旦粉尘达到一定浓度(爆炸下限为37-50mg/m3),更具有爆炸危险,其危害威力相当巨大 。
另外,静电火花的产生不排除现场使用非防爆工机具,以及无静电导出设施,操作人员劳保着装放电所致 。
4.2.2静电的危害
静电在铝粉制备过程中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能在物体表面上聚集形成很高的静电位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火花 。通常情况下,铝粉生产过程中,引起铝粉火灾爆炸的最关键因素是静电,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国内外很多粉尘爆炸事故案例证明,固体发生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滚筒筛内的铝粉遇到磨擦而产生的火花引起铝粉爆炸 。同时铝粉管道和机电设备铝尘大量沉积,导致扬起的粉尘二次爆炸 。经过二十多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易燃易爆粉尘研究领域有了较大的认识,也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对静电的危害程度认识的仍然不足,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静电危害的根源 。如:2005年3月1日上午,某超细铝粉制备厂在进行铝粉袋式过滤器接收料罐处清粉作业时突然发生闪爆现象,造成两名外用工轻度烧伤,因闪爆引发保温材料及电缆着火,经现场及时扑救,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现场清理的粉尘达到爆炸极限,现场清粉作业产生静电火花,导致闪爆 。
以上事故案例说明,静电火花能引发空气中飞扬的铝粉粉尘云瞬间爆燃,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因此,铝粉生产过程中,要防止这一类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控 *** 业空间粉尘浓度,并减少静电的积累和火花的产生,切断粉尘爆炸的连锁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