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紧急救护常识 工厂紧急救护常识( 二 )


然后再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 。其具体检查顺序如下:(1) 神志:神志是否清醒是指伤员对外界的刺激是否有反应 。
如伤员对问话,推动等外界刺激毫无反应称为神志不清或消失,预示着病情严重 。如伤员神志清醒应尽量记下伤员的姓名,住址,受伤时间和经过等情况 。
(2) 呼吸:正常呼吸运动是通过神经中枢调节规律的运动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5~20次 。
观察病人胸口的起伏,可了解有无呼吸 。症情危重时出现鼻翼煽动,口唇紫绀,张口呼吸困难的表现,并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甚至时有时无 。
此时可用一薄纸片或棉花丝放在鼻孔前,观察其是否随呼吸来回摆动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呼吸停止的主要原因 。(3) 脉搏:动脉血管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血管壁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 。
手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是最容易触摸到脉搏跳动的地方 。正常成年人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 。
一般以手指触摸脉搏即可知道心跳次数 。对于危重病人无法摸清脉搏时,可将耳紧贴伤员左胸壁听心跳 。
(4) 心跳:是指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跳动 。心脏跳动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征象 。
将耳紧贴伤员左胸壁可听到心跳 。当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时,心跳将发生显著变化,无法听清甚至停止 。
此时应立即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5) 瞳孔:正常人两眼的瞳孔等大等圆,在光照下迅速缩小 。
对于有颅脑损伤或病情危重的伤员,两侧瞳孔可呈现一大一小或散大的状态,并对光线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经过上述检查后,基本可判断伤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如有危险则立即进行心、脑、肺的复苏抢救 。
如无危险则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治疗 。有毒物品的现场急救(张贴)有毒物品中毒事故是一种或数种物质释放的意外事件,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损害人体健康或危害环境,使机体引起中毒病变,常危及群体发病造成环境公害,给国家和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
因为有毒物品中毒,常为群体发病,故现场的及时、准确抢救处理受害者,对其健康及疾病转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抢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须争分夺秒地果断处理,如报警、堵源、清除有毒物质危害源,防止毒物扩散对人体的继续作用 。
另一方面则是医学急救,采取正确、迅速的急救措施去处理各类中毒者 。但正确的处理来源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生产现场的实践 。
各种毒物有不同的理化性和毒性,对人体可累及不同的靶器官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只有熟悉和掌握各种有毒物品的特性和毒性,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处理 。
一、有毒物品中毒事故的危害 。
发生事故后,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的扩大 。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决不迟误 。遇到紧急事件,首先拨打急救电话:120、999(急救)、119(火警)、122(交通事故) 。
急救原则:先救命,后疗伤 。
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
常用的急救措施:
(1)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 。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和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
(2)碰伤:轻微的碰伤,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处 。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的处理 。
(3)骨折:手骨或脚骨折断,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伤员安置在担架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0-1500mm的地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速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
(4)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别的东西擦拭眼睛 。
(5)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 。伤员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
(6)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材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 。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 。如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在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如触电者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快现场抢救,不间断的做人工呼吸,并挤压心脏,不要等医务人员,更不要不经抢救直接送医院,抢救触电人员时要耐心持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