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户的数量取决于王公贵族的口味,如十户为王公;胡、公主古伦同为郡王;贝勒、贝子六户,和硕公主与贝勒、贝子同;镇辅乡有四户;护国公助理以下的将官,没有功劳的,不允许有护墓人 。报告人和助手郭把的墓地称为“衙门” 。奴隶、牧民、路人误入衙门,一旦被抓,将受到严惩 。
出殡后需要请喇嘛念经,一般三五天;有的大户人家读“七七”49天,甚至100天 。
土葬就是把尸体埋在土里,是主要的埋葬方式 。在选择墓址时,我们通常会选择背靠丘陵、面向平川的高处 。在墓室南侧墙壁上挖一个方孔,点燃汝拉(油灯),意为驱散黑暗 。
坟墓挖好后,用铁锹铲平,不要留下脚印 。放棺材前,在坟坑里放一把斧子和镰刀,意思是防止鬼魂侵占坟墓 。埋葬的时候,如果竖起棺材,富人用模板做成,上端是尖的,尸体用白布包裹,尸体坐在里面,坟墓用砖砌 。
穷人用柳条做棺材,尸体用白布包裹,坐在篮子里,用土埋着 。如果躺在棺材上,棺面与坟面平齐,以示不按头 。如果把他们的头放在坟面以下,他们的孩子就永远被欺负,没有抬头的一天 。
如果土是从南边取的,说明死者进出的路被挖过,如果土是从北边取的,说明死者家的柱子被挖过,对生者不利 。葬礼后,一些祭品被拿出来烧给死者,其余的分发给殡仪员 。一面用树枝绑着的白布制成的摩尼旗(张赞)被埋在土堆的顶部 。
在半农半牧区,既有野葬,也有火葬和土葬 。
【蒙古族葬礼风俗】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人们意识到野葬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所以这种葬法很少见 。现在无论是在农牧区,土葬都是主要的方式 。大部分城市实行火葬,但已经不是解放前的那种火葬了 。相反,尸体被送到火葬场火化 。葬礼中的绝大多数封建迷信活动也消失了 。一般举行追悼会是为了悼念死者,表达哀思 。